典籍文献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成果的重要体现。近日,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文化部授予首都图书馆等81个单位“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授予张昊等157人“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向国家图书馆等12家“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颁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参加会议并讲话。
“古籍保护最大的瓶颈是人才不足——专业队伍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特别是高水平专业人才和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人才严重匮乏。”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说,下一步仍要在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在高校设立古籍保护专业和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材课程等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探索实施委托培养、在职培训等多种教育方式,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结构。“对古籍保护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让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才有尊严、有前途。”
复旦大学于2009年成立了高校首家“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今年又成为首批“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目前已组建了“古籍编目与鉴定”与“古籍修复与保护”方向的两个团队,主要承担古籍保护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古籍编目与鉴定、古籍修复与保护实际工作与研究任务,复旦大学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一家依托图书馆招收专业硕士的培养单位。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古籍保护需要复合型人才,既涉及多个学科,也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可以利用高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融合传统的人文与化学、物理、材料、生物、环境、计算机等理工科方面的研究力量,并与公共图书馆合作,建设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双聘导师。他呼吁,希望文化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教育部合作,将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及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纳入“十三五规划”,不仅要保护、继承中华古籍,而且要使中华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散发出更灿烂的中华文明之光。
据了解,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今年将继续加大与高校合作力度,在全国几所著名高等院校研究建立国家古籍保护学院,以培养专业硕士为主,建立从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到研究生、博士的职业教育培养路径,建立古籍保护学科体系,培养古籍保护专业人才。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籍保护需要复合型人才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