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高校所在地:江苏
高校隶属于: ――
学院设置
School sys
建筑工程学院(联系电话:87081285)
是宁波工程学院最早创办的两个院(系)之一,有4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建筑学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是宁波市服务地方重点建设专业、工程管理为宁波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现有教师7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7名,省优秀教师1名。学院努力构建产学研学科平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先后承担了5项国家、18项省部级科技项目。其中,参与完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研究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构建土建学科产学研平台、服务重大城建工程荣获宁波市政府颁发的教育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奖一等奖。
学院突出执业工程师人才培养要求,强化知行合一、建功筑德的人才培养理念,多渠道、多平台培养优秀学生。近3年来,有26人被同济大学等高校录取为研究生,获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28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30余篇,在全国及省级学科竞赛上屡获佳绩。
化学工程学院(联系电话:87616050,87081301)拥有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22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1名,40%的专任教师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除化学工程与工艺、油气储运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外,每年招收5-10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
学院具有良好的专业和学科平台,建设有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央财政与地方共建化工专业实验室,浙江省化学化工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化学工艺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A)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浙江省优势专业和宁波市品牌专业。学院拥有浙江省现代化工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宁波市聚合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市有机高分子材料创新团队,是宁波市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主持单位和宁波市服务型专业群建设主持单位。
学院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成才环境,搭建了学生社团、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等多个平台,开展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化工学子出类拔萃,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等荣誉,每年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年均考上浙江大学等境内外名校研究生20多名,近10%的学生拥有到境内外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8%以上。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联系电话:87081905、87081230)是浙江省国际服务外包和宁波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网络实践教学基地,宁波市动漫产业人才培养及研发基地。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为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电路与系统学科分别为省级和市级重点学科,与中软国际合作共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教职员工96人,其中院士1人(兼职教授),教授8人,副教授4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学院科研实力雄厚,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拥有计算技术、电子技术两个实验中心两个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建的浙江省示范性实验中心,宁波市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联合实验室(与中国联通共建)。过去三年,在校学生已先后承担了新苗计划等25项省大学生科创项目,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获得1等奖等多项奖励,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浙江赛区多项一等奖,在程序设计大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和浙江赛区一等奖多项。
机械工程学院(联系电话:87081238)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四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CDIO培养模式试点专业和宁波市重点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宁波市特色专业。教职工80名,其中教授6名,副高职称教师28名,博士教师35名,博士和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占92%。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车辆工程学科为宁波市重点学科、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中心为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学院深化与名校大所合作,与同济大学、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和德国高校等合作在杭州湾建立汽车研究院。学院建有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汽车工程技术中心,与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形成校企战略联盟,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余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习实训条件。围绕汽车制造业发展,与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合作,在部分专业开展中德合作人才培养。
近几年,学院学生已先后承担了近30项省大学生科创项目,在国际灭火机器人大赛、全国工程训练大赛、浙江省机械设计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每年有10名左右学生考取浙江大学、合肥工大等985、211高校研究生。
国际交流学院 (联系电话:87616993 87619662 87615809)是宁波工程学院对外合作办学的专门学院,也是学校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阵地。多年来学院积极与英国、法国、美国和韩国等高校开展多种国际高等教育合作项目,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赴国外攻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的机会。国交学院秉承开拓、进取、创新、服务的宗旨,1999年与澳大利亚南悉尼学院合作招收国际商务专业双文凭学生,2011年又创新模式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招收本科会计学专业双文凭学生,使学院的中外合作办学水平跃居浙江省前列。中美合作会计学项目整合了宁波工程学院和特拉华州立大学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旨在培养一流的会计师、金融师和研究学者。学生在宁波工程学院学习四年,修完所有课程并符合两所大学学位授予条件的,获得两所学校的本科毕业与学位文凭。在读期间,学院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表现,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赴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学习交流,学生所修学分得到两所学校互认。学生毕业后,根据意愿可以直升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院广泛吸收世界各地留学生来院学习,目前在校留学生100余名,来自10余个国家,形成了国际化、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交通学院 (联系电话:87616801)学院现设有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两个本科专业,积极探索交通学院、交通研究院、交通规划设计院三院合一、各有侧重、互相支撑,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学院师资力量强且富有实力,专任教师25人,专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教授2名,具有副高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学院教学环境好且富有活力,采用准研究生式的模式进行学生培养,每个学生均有大量的机会参与到实际的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中。学院科研平台优且富有潜力,与交通学院合署的交通研究院是专门针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下属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是宁波市重点学科。学院与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及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宁波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均建立有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学院近三年来共承担了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厅市级项目30余项、市局及横向项目6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
人文学院(联系电话:87616084、87616085)人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工业设计、文化产业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教职工47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1名、博士15名,目前在校生1200余人。
学院建有设备先进的秘书实务实验室、画室、平面设计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在市级行政机关、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三十多家实习基地。学院构建三维拱顶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人文素养、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三个维度获得均衡发展,成为具有策划与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不少应届毕业生考取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985高校研究生;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多人次获得全国、省市大学生专业竞赛奖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历年均达到99%以上。
学院有城市文化研究所、文化与品牌研究所。近几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城市文化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公共应急管理、电影文化研究、文化创意与策划等方面取得了较丰厚的研究成果。
经济与管理学院(联系电话:87616103)教职工8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5人,博士3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人,浙江省名师1人,宁波市名师2人,宁波市级各类重点人才6人,宁波市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3名,形成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和学科梯队。
学院开设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其中物流管理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宁波市重点建设专业、宁波市服务型重点专业,会计学是宁波市特色专业与重点建设专业。学院重点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三大学科,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宁波市重点学科、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企业管理是宁波市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拥有满足各专业实验实训需求的经济管理实验中心,设有管理工程研究所、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智慧企业研究所、财务与金融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营销策划研究所。学院建有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是中国社科院与宁波市政府共建国际港口物流研究中心的落户单位,宁波市物流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近三年承担国家、省部级、市级和横向科研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
理学院(联系电话:87617119)理学院现有应用统计学、金融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3个本科专业。教职工48人,其中专职教师43人,教授5人,副教授8人,博士21人,归国学者7人。有浙江省名师1人,10人次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钱江人才计划、优秀青年教师资助人才计划、市人才计划。
学院拥有金融统计实验中心,设有信息与统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重点发展应用统计学、应用经济学、数据挖掘三个学科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自然科学基金4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近40篇。
学院构建理进工出,三能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成为具有数据挖掘、数学建模与计算机编程三种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数学基础扎实,发展后劲足,不少应届毕业生考取东华大学等211高校研究生,多人次获得全国、浙江省大学生专业竞赛奖项,就业率达到99%以上。学院与美国南缅因大学签订+1协议,五年内完成本硕连读,入学三年后即可以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国内外各读一年。
外国语学院 (联系电话:87616093)外国语学院主要从事专业外语和公共外语的教学与研究。现有英语、日语、德语三个本科专业,培养具有较系统的语言基本知识、较深厚的人文学科底蕴、通晓国际贸易知识、具备商务外语写作、口译和外语翻译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级外语人才。现有教职工9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9名,博士(含在读)13名,学生近1300人。
学院建有先进的语言实验中心包括同声传译实验室、笔译实验室、数字语音实验室、自主学习实验室及众多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具有省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和语言教学软件。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教学研究活动,逐渐形成了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商务外语等研究方向的教学科研团队,形成了以外语口译和写作为重点、翻译和外贸为方向的WITT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常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任教,并每年选派多名教师、学生赴国外进修、学习。德语专业与德国玛哥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建立了交换生留学项目,英语专业建立了与英、美、法等国高校的交换生留学和暑期赴美带薪实习等项目,日语专业建有日本海外教学实践基地。
材料学院(联系电话:87080148)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共建,中国工程院薛群基院士担任院长。现有教职工40余人,其中院士1名,教授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2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生导师2人,迄今已联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0余人。
形成了金属及表面工程、微纳米结构与器件、磁性与热电功能材料、生物质材料等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和学术团队。具有先进而完善的专业和学科平台,拥有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实验设备总资产3000余万元。先后主持完成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30余项,相关研究获省科学技术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8项。
本学院重点培养具有研发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以解决材料生产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秉承科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思路,学生从低年级即开始进入团队科研实验室,教师全程辅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成才环境,以接近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完成本科生的培养,积极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