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美术报考指南 艺术类院校库 美术志愿填报 |
文森特·威廉·凡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短短的37年生命里程,凡高只有10年的创作时间和两年半的黄金期,共创作了 油画 877幅,还有素描1037幅, 水彩 画150幅。以下我们精选几幅他的重要作品,每一件作品背后藏着一个关于作者的故事。
凡高最早的油画
在现存的凡高油画中,这幅《卷心菜和木鞋》是最早的油画。在这以前,虽然也画过数幅习作,但都没有保存下来,因此这就成为他的作品目录中登记的第一张。
1881年秋,他从使用调色板的方法开始,学习水彩画的画法,时常从埃顿前往海牙,求教于当时的名画家莫夫。信上曾叙述说,在莫夫处画了两张静物油画与两张水彩画。信尾又附言:“两张油画的主题是毛皮制成的小孩帽子,旁边放些土豆及甘蓝。”这一幅画是其中的第二张,他在下封信上说:“这不能算是杰作。但总比以前所画的完整些,至少我相信有更逼真的感觉。”
凡高最早的素描
1861年凡高画了人生第一幅素描(猫),但在母亲的夸奖中撕毁,当时凡高8岁。牛奶壶1862这是已知的凡高最早的作品,这时他10岁。
凡高最早的水彩画
凡高11岁那年1864年10月, 被送往25公里外的私人膳宿学校就读,两年后转学到当地公立学校学习。16岁那年, 经画商伯父文森特介绍, 凡高进入古皮尔艺术公司海牙分店当店员。20岁那年调往伦敦分店, 第一次求婚失败,心灰意冷,1876年3月被古皮尔公司解雇。
25岁那年的1878年7月,凡高参加阿姆斯特丹神学院的入学考试失利后,于1879年1月到比利时矿区博里纳日做非正式的传教士,1880年7月被教会解雇。绝望之下,凡高终于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这幅《巴黎城堡屋》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当时他年仅25岁,作品是用铅笔、粉笔和水彩画的。这幅画在英国曼彻斯特艺术馆失窃,2003年4月28日凌晨在一个公共厕所背后被发现。
凡高创作进入纽南时期
1883年底,凡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凡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民情结,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
关于这幅画,凡高曾在信中说过:“织布工的境遇也十分可怜,人们沉默着不言不语,我确实根本没听到过带反叛味道的言论。可是他们看上去毫不高兴的样子,就像拉车的老马或用轮船运到英国的那些绵羊,总是愁眉苦脸。”
挖地农妇和草屋
凡高在写生时也常常会看到一些有趣的画面, 例如, 他曾经告诉提奥, “我在画荒地上的小房子, 这幢只用草皮与棍子盖成的小房子。正当我画时, 两头绵羊与一头山羊爬到屋顶上吃草。山羊向烟囱里面探头张望。一位妇女大概听到屋顶上有响声, 跑出屋来, 向屋顶扔扫帚驱赶山羊。”
从克利希大街看阿涅尔的工厂
这是凡高画笔下难得一见的工厂。本来,19世纪中叶,已是大工业资本主义在欧洲本土全面扩张的时期,然而,在凡高各个时期的画作中,几乎看不到这方面的任何痕迹。相反,看到的是一种沉重而庄严的田园诗,是对劳动和劳动者之艰辛和崇高的敬重、同情或礼赞,画面上尽是田野、花木、农人、茅屋、牲口、织工和乡村的教堂,在他全部的上千幅画作中,只有两幅把冒烟的工厂作为主题,《月下小山旁远眺工厂》和本幅《从克利希大街看阿涅尔的工厂》。
盛开的李花
这幅画是模仿日本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的名作《名所百景-龟户梅屋铺》。凡高十分迷恋浮世绘中鲜明的色彩运用及平面化的空间感。这对他创作有相当大的影响。凡高对浮世绘的喜爱, 始于安特卫普时期(比利时)。
1885年给提奥的437信中说:“我的画室还不错, 整个墙壁上贴满了日本 版画 , 所以很快乐。”到巴黎以后, 在唐伊老爹处, 看到更多的日本版画。宾格画廊是当时巴黎的“日本趣味”中心,专门收藏浮世绘,约有一万多张,凡高屡次前往观赏,并一张张加以研究。
阿尔的朗卢桥和洗衣妇
1888年2月21日, 凡高离开巴黎到达法国南部的阿尔, 住在卡列尔饭店。
这一张是他到达后的3月间所画。天空是蓝色的,河水也是蓝色的,金色的吊桥,横跨在河的两岸,吊桥在河水里映出倒影,倒影是蓝色的。一群洗衣女子如同火烈鸟,搅乱了河水的平静,她们在碧蓝的河水里浣洗五颜六色的衣衫,她们边洗衣服边唱歌,她们把水手的心也搅乱了。她们向船上的水手泼水,水手向她们吹着粗鲁的口哨,用粗鲁的话语撩拨她们。一辆双轮马车从吊桥上路过,马车停在吊桥上,是谁探出头来张望,又是谁把这个画面凝固在画布上,让这群洗衣女子在画布上鲜活了数百年。
耳朵上绑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
凡高1889年与高更大吵一架后割掉一只耳朵,他画这张画使自己和提奥相信他已经从伤痛中康复过来,“我相信这幅肖像比我的信更能清楚地告诉你我这儿发生了什么。”1889年初,凡高的母亲度过了她70岁生日,尽管不常联系,凡高对她仍怀有温暖的记忆,这年年底,他决定将这张自画像送给她,主要是为了使母亲对他的健康放心,所以在这儿他比以往显得健康、年轻、整洁许多,然而这些并无法掩饰其眼底的绝望。最后凡高给了母亲一张画着阿尔卧室的画,而把这张挂在自己的墙上。
日出时有收割者的麦田
画面上以横贯的山脉与村落为中景, 分隔下方大片麦田和上方的天空。麦田的黄色与地平线上的冷色调相调合。波动的麦田和静谧的山脉之间产生对比,而收割人的姿态与山势走向相呼应, 并与麦田左侧的草束连成一气。这是一个轮廓人物, 他好像一个为要在大热天把他的工作做完而拼命干活的魔鬼; 我在这个人物身上看到了死神的影子, 他收割的也许是人类。因此这可以说是与我以前所画的播种者相反的题材。但是在这个死神身上, 却没有一点悲哀的味道; 他在明朗的日光下干活, 太阳以一种纯金般的光普照大地。
麦田群鸦
这幅画充满着恐怖、不祥的感觉, 凡高似乎已经超越了灵魂上的生死境界, 置身于异世界的试炼, 并试图将此世界置于笔下。他在信中写道:“我的生活, 从根基上被破坏, 我的脚只能颠跛着走。”这正说明当时他画下这幅悲惨的画的心境。“我担心, 我是否变成你们沉重负担……那时候——回到这里再开始工作——画笔几乎从手中滑落下来……可是, 从那时起我画了三张大的作品。”画上的线条很生硬, 失去了秩序, 不但天地鸣动, 所有凄切、悲哀、绝望, 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席扑过来……
随手翻阅大师经典
随心感悟名作魅力
以心画梦
画我所想
-END-
请关注( 文萃画材 )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资讯……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文萃画材】我梦见了画,然后画下了梦-Vincent Willem van Gogh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