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新学年即将到来,王乐正式升入高三,可他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并不理想。考试暴露出他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有疏漏、答题时心浮气躁等问题。虽然父母和老师都在鼓励、劝导他,但他还是没法调整好心态。他总有“自己不够优秀”“本身就不是学习的料”“等高考时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到时候就无法挽回了”等消极念头。一想到这,王乐整个假期都变得索然无味,又不知该从何下手。
分析: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即将升入高三的暑假对新高三生来说尤为重要。王乐因期末考试失利,将问题全部归咎于自身能力。而这种归因方式直接增加了他对高三生活的不确定感。只关注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也让他的视野变窄,无法聚焦于自身优点。所以,对于期末考试考得不理想的新高三生来说,利用好开学前的假期,可改变自己固有的认知模式。要学会用乐观的角度看待自身的问题,学会跳出“老框架”,在“新框架”中重构自己的认知方式,更好地迎接高三。
支招:
积极想象
让自己变得更加乐观的方法有许多,最简单的就是多对自己说一些鼓励、正向的话。还有一种更易于操作的方法,就是冥想。冥想,即把注意力集中在压力源以外的事情上,让自己暂时逃开压力源,但不否认压力源的存在。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冥想可促进一系列心理机能,包括认知机能、创造力等。当考生发觉自身存在一些负性情绪时,可尝试冥想法缓解压力,鼓励自己。
在一个安静、不会被打扰的环境中将自己彻底放松,并想象自己已度过了最大的困难。比如,想象自己已顺利完成高考并考上理想学府,想象自己在校园徜徉,想象父母在考场外开心迎接自己的样子。冥想的同时可在心里告诉自己:“这就是我要做到的,我要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努力!”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考生就会有前进的动力。想象之后,脑海中会留下积极的记忆印痕。遇到真实的情境后,考生的记忆会被激活,指引思维和行动。
正确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一般说来,人们将失败归因于能力、运气、任务难度及努力程度4大因素。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归因理论认为,人的归因方式分为内归因与外归因。自信的人往往将失败归于自己努力不足或运气不佳,有助于减少消极情绪扩大,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相反,不自信的人更倾向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或任务难度太大,心理弹性较差,更不容易重振旗鼓迎接挑战。很多人找主观原因,往往是“自己太笨”“我不是学习的料”等。这种心理暗示会使自己越来越缺乏信心。抱有这样心态的人不易取得成功。真正的主观原因是寻找那些可改变的因素,如“我还不够努力”“我做题时容易马虎大意”“我花的时间还不够多”等,促使自己在以后学习中更加发奋,而不是自暴自弃。很多时候,失败确实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一味责怪自己未必是好事。如果考生成绩一直不错,只是某一次考试不理想,在找主观原因寻求改进时,也要找点客观原因鼓舞自己。
总之,一次失败并不能证明什么,只有积极面对困难并转变认识,才能顺利渡过这一难关。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在困难面前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了我们能否走得更长远。(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教师 谢维 )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挥别失利阴影 乐观步入高三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