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讯(通讯员 马福运 屈会超)从明年起,1000辆漂亮的电动公共用车将行驶在河南省新乡市街头。作为车载电池的关键材料,这批汽车的电池隔膜正是由河南师范大学研发的。“协同研发—政府引导—产品使用,有了科学机制,这几个步骤就变得十分顺畅和自然。”河南师大副校长杨林说,因为有政产学研结合机制,科研成果才会有如此快速的转化。
近年来,新乡市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业。电动汽车能否取代传统车辆,关键在于电池材料。在政府的引导下,河南师大瞄准地方需求,成立了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并产业化了新型电池隔膜材料。
2010年,新乡市政府提供研发资金和2.2万平方米科研场所,依托河南师大组建新乡电池研究院。在研究院的框架下,河南师大又与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大学以及河南环宇、科隆等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骨干企业结成全省协作联盟,共同攻坚克难。同时,河南师大又联合其他高校和电池及电动汽车骨干企业,组建了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开展相关研究。如此政产学研结合,各尽所能、各献所有、互相合作,在电池材料方面迅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为服务好地方经济建设,我们探索建立了政产学研合作模式。新的模式以引领地方重点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政府协调支持为主导,以学校科研平台的持续创新为保障,以企业的合作为支撑,以集团军式的协同攻关为手段,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彻底改变了过去教师个体以项目结合的非持续合作模式,实现了校地的双赢和可持续合作。”杨林说。
政产学研,学为核心,学校必须要有持续创新的科研能力。近年来,河南师大与新乡市以及骨干企业结合建设了60多个重点科研平台,学校先后投入近2亿元资金用于平台发展,并在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设立了70多个专职科研岗位,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政产学研,关键要看服务地方经济的效果。近年来,河南师大大力提倡“课题来源于企业,成果应用于生产”的科研理念,通过签订合作创新协议、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对接活动、向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员、实施人才培养“1+100”协作共同体计划等,让教师及时了解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技术需求,引导教师找准科研着力点,结合自身优势与企业开展源头合作。
河南师大有机药物合成研究团队与企业合作,就核苷的低成本、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进行源头创新,经过多年努力,解决了合成方法的关键难题。由于课题来源于企业,很快实现了产业化,挽救了一个濒临破产的制药企业,解决了2000名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该项目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后我们将加大协同创新力度,联合更多高校和优势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动对接行业产业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河南师范大学校长王键吉说。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河南师范大学政产学研相结合快速转化科研成果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