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高考资讯> 高校动态

兰州交通大学:立足甘肃服务交通 奋力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今天30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兰州交通大学:立足甘肃服务交通 奋力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立足甘肃服务交通奋力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写在兰州交通大学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之际

2015年12月,兰州交通大学将召开第十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全面回顾总结自2006年党代会召开以来九年的办学成就与发展经验,科学谋划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团结动员全校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把握机遇,科学谋划,凝心聚力,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秉承传统厚植优势

兰州交通大学(原兰州铁道学院)创建于1958年5月,由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主干系科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为我国第三所铁路本科高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1958年,陇海、包兰、兰新、兰青四大铁路干线在兰州交汇,国家决定组建兰州铁道学院,并赋予学校培养西部铁路建设人才的办学使命。我国铁道运输学科奠基人之一的林达美教授、著名桥梁专家胡春农教授、著名铁道轨道专家沈智扬教授、著名有线通信专家孙祺荫教授、著名机械专家张殿执教授、著名无线电技术专家班冀超教授、著名数学家赵祯教授等340多名教职工于建校当年从京、唐两校成建制调入学校。之后铁道部又抽调了一批留苏科学技术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他们学富才高、居室简陋,以一副对联抒发情怀和志向:临图远望,看西陲壮丽山河,多无铁路;执卷深思,献来日峥嵘岁月,戮力边疆。而今,兰州已经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2014年12月,我国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通车,甘肃进入高铁时代,正是兰州交大为兰新高铁建设培养输送了从指挥长到工程技术骨干的一大批建设者,作出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铁路高校和较早设立的工科大学,学校始终秉承京唐两校的优良办学传统,坚持实施“固基强能”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基础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教学摆在突出位置,教学管理严格、教风学风淳朴。土木工程、交通运输、自动化(自动控制)、车辆工程、环境工程、通讯工程等轨道交通学科专业群优势明显,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结论。学校培养出以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中科院院士赖远明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校友,全国交通系统中的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总工程师达500多人,以“基础扎实、能力较强、勤朴笃行、艰苦创业”的优良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校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是全国承担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早最多的高校,所参加的青藏铁路工程项目,2008年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列全国参与高校之首),在光热综合利用、真空绿色镀膜、土木工程新材料、桥梁抗震与加固、城市扬尘处理、水资源处理及综合利用、无线电(北斗)技术及应用、生物农药、染缬艺术与丝路文化挖掘研究等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57年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兰州交大已发展成为一所本科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居省属高校前列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100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空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学校、高水平运动员招收培养院校。校园占地面积156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32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55亿元,馆藏图书240.5万册。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3万余人,教职工22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42人,拥有一支以4位双聘院士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创建了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设有65个本科专业、105个硕士点、34个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19个省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全国评估排名第8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数据显示,兰州交大为省内拥有全国十强学科的三所高校之一。教育部2014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数据显示,兰州交大为省内科研经费过亿的两所高校之一。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数据显示,兰州交大2014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7.26%,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97.17%,继续位列省内高校第一。学生生源质量高,2015年理工类录取新生平均分高出甘肃省一本线13分、二本线41分,录取最低分超出当地二本线50分以上的省份有16个。

九年跨越书写辉煌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九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兰州交通大学校党委、校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抢抓历史机遇、攻坚克难、凝心聚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全面落实甘肃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谱写了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2006年,学校提出了创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指导思想;2009年,提出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2011年,基于“协同发展”的理念,与西北师范大学一同倡导建立了“安宁五校战略联盟”;2014年,制定了《兰州交通大学章程》,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九年间,学校在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特聘教授、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特色专业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实现了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大战略转变。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全面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积极探索分级教学管理模式,启动了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获批国家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72项,厅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15项;新增1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成234个校内外学生实习基地。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和“卓越工程师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实现了土木、机械、通信、艺术等学科省级实验室全覆盖;建成了电工电子、智能车训练、机器人训练、嵌入式和艺术设计5个创新实践育人基地。大学生在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全国结构设计竞赛等30余项国内竞赛中连年取得佳绩,获国家奖269项、省级奖1247项。入围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获“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7年,获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国防生教育形成了“领导科学、组织健全、保障有力”的格局。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积极与市场接轨,满足了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科布局与结构更加优化。19个一级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至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至2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型增至6个;新增18个工程硕士招生领域,形成了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农、教等9大门类的学科体系。2012年,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学校参评的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4个学科成绩优秀。

——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学校教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零的突破。承揽国家“863”“973”计划项目26项,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5项。发表论文16184篇,出版教材、专著406部,授权专利28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7项。获批军工科研保密资质;新增27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全省高新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示范基地。2014年,校办产业销售收入3.7亿元,完成税收3000多万元。学校牵头创建甘肃省太阳能光热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功加入“中国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六个行业性战略联盟。积极开展双联行动、精准扶贫工作和两个共同示范县建设,多次受到上级部门表彰。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组织实施了“青蓝人才工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双师型师资培养计划,大力营造吸引、培养、留住和用好人才的良好氛围。学校教师中有10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人入选“特聘教授”,4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得国家“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1支团队获得“第四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8人入选“铁道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获得“兰州市科技功臣”。学校已初步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服务保障平台优化升级。以北校区为重点的校园基本建设力度加大,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拓展了办学空间,后勤保障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建成了公共数据库、统一身份认证、校园云计算服务三大信息平台,图书文献、网络化资源日益丰富。启动了保障房建设、岗位津贴增长、困难师生补助等三大民生工程。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共建共享发展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对外合作和交流范围日趋扩大。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35所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尤其是与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2+2双学位联合办学项目,已成为甘肃省和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办学的典范。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中美人文交流专项学分生奖学金、中欧学分生专项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和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目前共有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留学生。先后与24家大型企业建立了“订单式”培养合作关系,为行业发展培养了1600名紧缺人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合作办学单位发展到108家;组建了34个省级和地市级校友会,吸引8万余名校友入会。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党员努力做践行“三严三实”的楷模。大力推进党代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基层党建创新工程和党员先锋岗建设,通过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新生党员培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等一系列活动来培育骨干、深化认识、坚定信仰、凝聚人心,学校党员人数达到7306人,其中教职工党员占教职工总数的56.5%,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的18.8%,坚持由“规模建党”向“质量建党”转变,广大师生对党员的认同度不断增强。注重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干部素质,建成了“甘肃省干部教育培训兰州交通大学基地”,完善了干部公开竞聘、挂职锻炼、轮岗交流和后备干部入库等20多项制度。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置于学校整体事业发展的总体格局之中,严格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不断提高廉政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着力健全育人工作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大力推行导生制、忘年交恳谈和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级等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努力培育以爱国、敬业、自强、创新、艰苦奋斗、臻于至善的“詹天佑”精神为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学校先后荣获“甘肃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回望九年发展历程,交大人发扬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负重前行,埋头苦干,破解了一道又一道难题;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变化变革,应对了一次又一次挑战;发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开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之路,为实现既定办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擘画未来再谱华章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兰州交通大学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时期。学校发展适逢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省实施创新驱动和精准扶贫战略、高速铁路网和西部铁路网快速扩充等重大战略机遇期。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学校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地方行业发展新需求和高等教育竞争新趋势,站得稳、跟得上、有作为,培植新的牵引点和发力点,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水平的全面跃升。

学校确定的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左右,保持办学规模基本稳定,办学特色和优势更加明显,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达到国内同类校院先进水平,建成一所行业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拥有若干国内一流学科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党代会确定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和基本任务是:

——坚持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坚持以《兰州交通大学章程》的实施为契机,积极探索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在法律规范的框架内构架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有效防范和降低办学风险。

——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扎实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制定专业评估方案,引入专业建设淘汰机制;扎实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管理模式;加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尔雅通识课等资源,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新模式。

——完善体制机制,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实施“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重大需求牵引计划”“协同创新推进计划”等八大计划,力争到2020年,新增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持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达到1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0项左右;与十二五期间相比,申请国家专利数增加130%,发表SCI、EI、CSSCI论文数量分别增加30%、40%和60%。开创校地合作新局面,建立健全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的长效推进机制。

——立足一流学科建设,推动学科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生态体系,以建设一流学科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加大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等特色专业的建设;设定学科发展目标,建立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在西北地区和铁路行业位居先进水平的学科参加教育部学科评估,力争工程类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3个以上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30%;重点支持建设3至5个优势特色学科,并争取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

——实施五大计划,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组织实施“专家名师打造计划”“高端拔尖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创新团队打造计划”“工程实践能力拓展计划”和“学术创新能力拓展计划”五大人才计划,培育5名以上国家级专家名师人选、20名左右省级专家名师人选;培育30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团队;选派铁路特色优势学科的中青年教师到大中型企业或重点研究机构进行工程实践训练,进一步加大选派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进行合作研究、访问交流和学习深造的力度。不断优化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结构。

——注重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争取和国外有关高校、研究机构或科技企业建立联系,形成稳定的教育交流和科技合作关系;发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和“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作用,落实好《敦煌共识》精神;积极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深入贯彻执行国家出国留学政策,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到2020年,实现来华留学生数量翻一番;加强学校理事会建设;争取在所有省会城市设立地区校友会,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几个校友较为集中的国家设立校友会。

——深化内部改革,全面释放办学活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费管理机制,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实行职员制;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打造“园林化、景观化、生态化、人文化”的校园环境;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实施公共资源的有偿使用和共享机制;大力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稳步推进后勤管理和运行体制改革。

——全面从严治党,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设计、走好兰州交通大学的特色发展之路,关键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要更加突出党委“把握方向、谋划长远、抓住根本、带好队伍”的工作职能。“把握方向”就是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不动摇,坚守党的意识形态阵地不松懈,把握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方向不偏离。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德育为先原则,确立正确的育人导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谋划长远”就是要继承好过往,把握好当下,谋划好未来,保证顶层设计始终符合规律、切合实际、反映时代要求。要在战略上保持定力,在战术上精准发力,结合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促进内涵发展,形成品牌效应,走出一条属于交大人自己的发展之路。“抓好根本”就是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抓好保障学术自由、管理有序的运转体制和机制。党委要建好制度、立好规矩,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要把党的领导融入保障和服务之中,努力做践行“三严三实”的楷模,以党风带校风、以校风带学风。“带好队伍”就是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领导保障。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和干部“四化”方针,努力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五好”干部队伍。要重视发挥群团组织、民主党派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奋斗,努力形成全校上下心情舒畅、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回顾历史,交大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几代人扎根黄土高原,安身立命、无悔追求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展望未来,交大人豪情满怀、信心百倍,三万余名师生怀揣高远理想,目标坚定、斗志昂扬,热盼书写新辉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兰州交通大学全体师生员工一定会同心同德,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实现创建国内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兰州交通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兰州交通大学:立足甘肃服务交通 奋力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