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报考资讯> 报考指南

对高考志愿填报时间的比较分析

今天30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对高考志愿填报时间的比较分析 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

丁秀涛

5月18日凌晨,随着北京市高考网上志愿填报系统的关闭,2011年北京市高考志愿填报工作落下了帷幕。几天的志愿填报工作,又一次引发了究竟应该考前填报志愿,还是考后填报志愿的争议。为此,笔者对几种填报志愿时间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

按照填报志愿的时间来划分,有高考前填报志愿、高考后估分填报志愿以及公布高考分数和各批次分数线后填报志愿三种方式。

1.考前填报志愿

考前填报志愿以北京、上海为代表,考生依据自己的高考模拟考试成绩以及自己的平时成绩排位、参考各高校往年的录取成绩、结合自己的意愿和志向来填报高考志愿。

考前填报志愿方式存在的基础是,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其学习成绩是稳定的,特别是其成绩在一定群体中的排位是相对稳定的。在高考前填报志愿,使得考生可以综合考虑自己的意愿、志向与成绩排位,填报志愿能够相对更理智一些,各高校的志愿分布也较为均衡。

考前填报志愿方式的最大弱点就是,有一些考生在高考中可能会发挥失常或超常发挥,从而造成所填志愿落空或“低就”。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每年确有此种情况发生。

2.考后估分填报志愿

考后估分填报志愿以天津为代表,考生高考后参照各科标准答案对自己的高考成绩进行预估,然后根据预估分数、参考各高校往年的录取成绩、结合自己的意愿和志向来填报高考志愿。

考后估分填报志愿解决了考生在高考中可能会发挥失常或超常发挥的问题,使得高考志愿与自己的高考成绩更贴切,但由于当时并不知道考生总体的考试情况,更不知道其他优于和接近自己的考生会填报哪些高校,所填志愿也难免落空或“低就”。

3.考后“知分知线”填报志愿

考后“知分知线”填报志愿是江苏等许多省市采取的方式,考生在高考分数和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后,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排名情况以及批次分数线,参考各高校往年的录取成绩、结合自己的意愿和志向来填报高考志愿。

考后“知分知线”填报志愿的最大好处是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已经充分了解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使得高考志愿与自己的高考成绩最为贴切。但是,考生当时不可能了解到排名优于和接近自己的其他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容易形成“志愿扎堆儿”,从而导致所填志愿的落空。

同时,从心理学上讲,也是由于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已经充分了解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在填报志愿时容易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成绩更贴近哪所高校,或者说报考哪所学校才不吃亏,而忽视自己的真正意愿与志向,造成“学非己愿”。

有学者专门设计出理论模型,运用模拟法和计量分析法比较分析了志愿填报时间对考生和高校的影响。他们发现,对考生而言,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估分填报优于考前填报,但估分填报和知分填报的“高分低录”以及“高分落榜”现象较考前填报更严重。从高校招生规模和第一志愿录取人数角度讲,考前填报优于知分填报,知分填报优于估分填报。

这一研究结果与北京市的实践情况非常吻合。可以说在不同的时间填报志愿各有利弊。由于各省市一直采用不同的时间填报志愿,也已经分别形成了各自独到的志愿填报辅导体系,因此,各省市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省市情况的志愿填报时间,也可以针对不同录取批次采取不同的时间填报志愿。不论采取什么时间填报志愿,考试机构与高校都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考生准确了解各学校各专业情况,合理定位;而考生更应该将高考的志愿填报与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相结合,避免过于看重成绩与学校的匹配,忽视自己专业性向与潜质现象的发生。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对高考志愿填报时间的比较分析 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