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一度被称为“家门口留学”,由于成本相对于留学比较低,一时很是风光,不少高校纷纷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途径扩大招生规模。但“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是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的出路并不理想,因此,近两年,其招生形势越来越严峻,甚至一些院校出现了零投档。
现状
报考中外合作项目热情降温
“报了好几个二本学校,都没被录取。”南宁文史类考生莫馨艺,高考成绩超二本分数线10多分。面对征集志愿中出现的不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她明确表示不会填报。最终,她放弃二本,选择了就业形势较明朗的高职院校。
收费高、名头多、口碑欠佳——这是莫馨艺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印象,“现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很多,但有点雾里看花的感觉,就怕被骗。我身边的同学基本上没有想报考的。所以挑学校的时候,碰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都是直接跳过”。
据了解,本地和外地许多一本、二本院校都开设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入学门槛相对比较低,考生分数只要过了投档线,上学可谓十拿九稳,再加上“双文凭”、“国外名校”的宣传,几年前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随着近年来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宣传避重就轻、洋文凭掺假、出国学习几率小等现象见诸报端,许多考生和家长填报时日渐理智。
记者近日登录广西招生考试网发现,在一本、二本的志愿征集信息表中,不少本地和外地院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都有缺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名气不大的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甚至出现零投档的情况。总体来说,招生形势不如以前好。”
以上说的都是计划内招生情况,“而计划外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情况更糟”。该人士解释,中外合作办学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学历教育是纳入国家普通高校统招计划的,俗称“计划内”;而非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般不纳入统招计划,而是采取学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俗称“计划外”。一般情况下,“计划内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是有保证的,而“计划外招生”猫腻较多,“破坏了大家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印象”。
问题
毕业后出路成为争议焦点
今年6月,广西人曾敏格(化名)从北京某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专业毕业。她告诉记者,她在国内读两年,再去欧洲学习两年,4年求学花费(学费+出国费用+生活费)近30万元人民币。可当她怀揣辛苦得来的海外文凭回国求职时,却被告知她的洋文凭不被认可,原因在于她就读的这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本未经教育部审核备案,因此得不到认可,也无法通过国外学历认证。她提醒,只有通过教育部审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颁发的学历文凭才被认可。
开学上大二的姗姗是广西某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读了一年,她发现,报考之前学校宣称的“外教双语教学”并未实行,几乎没看过“洋面孔”上课。“本以为可以到国外交流学习,谁知学习成绩难达标,出国几率非常小”。她说,从已经毕业的师哥师姐的情况看,能够出国的非常少,甚至有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出国,因为很多学生在专业水平及语言能力方面远远达不到出国的条件。
因此,姗姗对毕业后的出路感到十分彷徨,她说:“如果选择出国交换,需要核算一下成本,中外合作办学未必比直接出国便宜。但如果是不选择出国交换,就相当于花高价钱读大学而已。”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巨大落差,直接导致其社会声誉降低。此外,学生心理落差大与期望值太高及昂贵学费的负罪感不无关系。广西某高校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的何应超老师分析:“入学之前,学生总觉得这样的课程应该全部都由外国老师任教,学习的是西方教材,一切都严格按照国外高校的运营模式进行。但真正进入到校园之后才发现,事实远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样美好。”再加上动辄几万元/学年的学费,比同龄人的花费高几倍甚至十几倍,“自然心里会有愧对父母的感觉,校园生活的幸福感大打折扣”。
对于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毕业生,拿到学位文凭后,想继续深造还是有一定优势的。资深留学顾问罗志捷介绍,许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组织者对申请国外高校的流程和方法了如指掌,他们能够更早地开始帮助学生准备各类留学申请材料。
突破
目前广西3个
中外合作项目获备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规定,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教育部负责审批;本科层次以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审批权则是省级教育部门。“从去年开始,广西高校的中外合作项目有了重大进展。”自治区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杨林表示,到目前为止,广西高校已有3个中外合作项目获得教育部备案,它们分别是:广西民族大学与英国斯太福厦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广西财经学院与澳大利亚精英高等教育学院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桂林理工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杨林表示,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上公布的审批或审核通过的中外合作项目都是规范的。在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项目中,如果中国高校是用计划内名额来开展学分学位互认的联合办学,项目质量和学生利益是可以得到保证的。但有一些不属于计划内招生的合作办学,主要针对的是高考落榜生,目的是借用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政策和一些特殊文凭,而国外大学也没搞清楚国内复杂的情况。对学生而言,潜在的风险是,这样的文凭很可能并不具有含金量,也无法得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认证。
权衡
要不要读中外合作项目
“坦率地说,读与不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钱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家长至少要承担少则4年多则7年的持续投入,这与国内大学的就读成本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一些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项目招生条件都写明:‘家庭经济条件能够支持完成大学四年学习的费用’。”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普通高校招生处负责人表示,在报考中外合作项目之前,考生和家长就应该对毕业后的出路有所考虑,如果决定4年后继续到国外深造,那就还得准备各类语言考试。
该负责人坦言,实际上,如果处理好区域和学科专业布局等问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真的可以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对于目前已经运行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监管是软肋。目前虽然号称有评价指标体系,但却没有完全铺开。而且,如果评估都是事后评估,监管都是事后监管的话,评价体系将起不到监督评价的作用。
采访中,不少考生和家长们都期望,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能够将学校管理体制、培养方式、课程内容、教师标准等资料进行公开,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外合作办学,认同中外合作办学。
专家提醒,考生及家长可通过登录教育部中外合作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教育部网站、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查看相关信息,确认所就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是否合法。此外,现在也有些国内外院校会通过学分互认等方式作为校际交流项目途径,绕开审批程序。对教育部公布的中外合作办学名单以外的项目,不要盲目迷信学校名称,很多项目冠以国内外高校名字,很具有迷惑性。要从项目课程设置、师资、质量如何保障等方面判断。有些骗局很明显,比如在招生时对高考成绩、英语成绩完全没有要求,这显然有问题。
[ 名词解释 ]
中外合作办学是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由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外合作办学有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
记者 许莎明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广西:中外合作办学报考热情降温 部分院校出现零投档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