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就业季,究竟难在何处——求解大学生就业难之一
2013届毕业生已经陆续离校,但是对于广大高校及其学子而言,“史上最难”的就业压力并没有消失。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未来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将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青年就业压力仍不容小觑。有媒体将其解释为“最难就业季或将再持续5年”。
虽然仅从就业规模人数判断就业难否,有一叶障目之嫌,但是就业形势将持续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上届已毕业、新一届尚未开始的“喘口气”工夫里,我们要去反思,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什么地方,与经济减速有何关系,是不是屡屡被诟病的大学扩招。只有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开出治病药方。
就业问题,从来都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众所周知的一条规律是,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大体可带动80—100万人就业。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今年GDP预期增长目标为7.5%,对就业的拉动力降低,企业用工需求下降,就业岗位有所减少,自然会增加大学生求职难度。
不过,经济减速不是“史上最难”的根本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产业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形成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一直偏弱,仅占国民经济比重的40%多,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50%—60%的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低端制造业对人才受教育程度要求相对较低,就业主力军自然以进城务工人员为主,无法为受过更多教育的大学生提供适合的岗位。而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阵地,研究表明,国内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带动70万个就业岗位。近几年,媒体屡屡炒作大学生就业竞争不过农民工,其根源不在于大学生,而在于产业结构更有利于农民工,而非大学生。这从反面说明,调整产业结构,拓展第三产业,能够释放大量的就业岗位,推动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还受到社会观念、市场环境的深度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观念,体制内外有别的用人制度以及北上广与中小城市在资源配置、机会获取方面的差别,导致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重国企公务员、轻中小民营企业,重知识、轻技能,重北上广、轻中小城市等倾向。毕业生追捧进国企、考公务员、留在北上广,而无意中小城市、民营企业,这也客观上造成了“招聘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中小城市及企业求贤若渴却无人可用,另一方面大学生有业不就、自愿性失业。有专家据此建议,大学生要降低就业期望,从基层做起。这话当然有道理,不过,更为根本的是要打破“三六九等”的用人观念和制度,营造公平开放的社会环境。
很多人将史上最难就业季的罪魁祸首归结于大学盲目扩招,这恐怕似是而非。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保持多年高速发展,吸纳700万大学生就业似乎不在话下。从逻辑上而言,大学扩招,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应当更有利于他们就业。
因此,大学生就业难,从教育领域找问题,不在于大学扩招,而在于扩招后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要,从而造成学生的“滞压”。扩招后,部分大学难以同步补充师资、设备等资源,造成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当前的高教管理体制下,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不能紧跟劳动力市场供应变化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造成部分专业供大于求,增加学生找工作难度。这些年,英语、法学等热门专业相继亮起就业红灯,就反映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错位。要破解这一矛盾,就要大力推进高校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需要。
归根结底,大学生就业难牵涉到经济发展、市场环境、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等盘根错节的问题。解决就业难,仅靠教育部门一家之力、单打独斗恐难奏效,政府部门应当统筹考虑,以改革求发展,以发展解难题,凝聚政府、市场、高校等多方合力,共同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给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片放飞理想、追逐梦想的广阔天地。(编辑部)
《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12日第3版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难就业季,究竟难在何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