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0日,十一长假刚结束。对大多数人来说,七天假期都是难得的休闲、放松良机。而对于即将毕业的2014届大学生来说,长假依旧是忙碌的,清闲不得。刚刚过去的“最难就业季”,让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全国巡游求职、回家找亲戚托关系、来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碰运气”……毕业生们使出浑身解数,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在京外地生:辗转全国巡游求职
小于是北京科技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读的是环境科学专业。在PM2.5备受关注的今天,她的专业似乎不存在就业问题。尽管如此,经历今年“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师兄师姐依然告诫她“大意不得”。由于家不在北京,小于将自己的理想工作地放宽到北京、天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9月29日,长假还没开始,小于果断放弃回家休假的计划,揣上自己大学期间所有的获奖证书和100多份装帧精美的简历,坐上动车赶赴第一个目的地---天津。10月2日参加完一家环境评价机构的面试后,小于转道前往上海、杭州面试。前天,小于到达此次求职之旅的最后一站---宁波,参加一家石化企业的面试。
“本来想休息一天,逛逛杭州城的。但后来遇上了台风,就在浙江大学的同学那看书自习了。”小于告诉记者,她还报考了研究生,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记者采访中发现,像小于这样全国巡游求职的毕业生并不在少数。多去几个城市就多几次机会,是这部分学生的普遍心态,“我们不留恋故土,也不一定非得在北京落脚,哪儿有机会就去哪儿。老天应该不会亏待我们的。”她笑道。
在京本地生:应付父母上网投简历
眼看着同学们个个都开始张罗着找工作了,丁光远却一点都不着急。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上大学在北京。丁光远说他对这个城市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找份儿工作不是难事。读自动化专业的他把整个十一假期都耗在改装一辆自行车上---他喜欢改装,从小时候的四驱车到现在的自行车,都是自己改装的。
丁光远不急,不代表家长不着急。母亲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为了投简历的事儿“已经说了他不知多少回了”。在外企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李女士知道现在大学生就业不易,眼看着高校就业信息网上,一家家央企、外企进校宣讲,自己的儿子却不为所动,心里急得冒火。“有时候我们实在催急了,他就当着我们的面上网投份简历,都是寥寥几笔,一点都不用心。”
对于未来职业,丁光远有自己的看法:宁缺毋厌。他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爱好,把握这些爱好并乐在其中便是最大的成功。至于养家糊口,他说自己有经营自己的爱好并依靠它衣食无忧的能力,“指不定我毕业了就开一家改装自行车行了。”
外地生进京:练翅膀北京最适合
10月5日下午,许岚走出北京西站,第一次看到了雾霾笼罩的北京城。“原来空气真的不比老家好到哪儿去。”来自山西大同的她说。大四学生许岚不是来旅游的,背包里厚厚一沓奖状、证书,是她赖以获得一份理想工作的利器。
许岚在省内临汾市上的大学。临近毕业,班里许多同学都趁着假期出去找工作了,“都是奔着北京、天津、上海去的,大城市工作机会多,收入高。”许岚说,到北京后她会去投靠自己的高中同学,住大学宿舍不仅省钱,还能获得不少高校宣讲会、招聘会的面试机会。
当记者告诉她未来在京就业需要面对的高房租、高房价时,她惊讶地吐了吐舌头,然后耸耸肩膀,“先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得先练硬自己的翅膀,这是最好的地方。”
外地北京学生:为工作回家找关系
9月30日从江苏南京回到北京,大四学生杨晓宁就不考虑回学校的事儿了。她必须要在北京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是我的地盘儿,没理由找不着。”晓宁自信满满。
就读于南京一所211工程重点大学,又是热门的经管类专业,杨晓宁似乎不用为自己在当地找不着工作而担心。但晓宁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非常讲究人脉,自己在当地举目无亲,高薪工作可望而不可即及,“虽然苏南地区经济发达,薪酬水平高,我还是坚定信念回来了。”国庆期间,晓宁一家人没少联系各路亲朋,或请客吃饭,或登门拜访,简历和证书随身携带。
好的学历背景,加上亲朋好友的帮忙,晓宁的求职之路到现在都还算顺利,下个星期她会去两家北京市属国企面试,一家世界500强银行的北京分行也同意接纳她作做实习生,“之前一位叔叔帮我代传了简历,说会择机留用。”对于靠关系求职,晓宁坦言这是现实所迫,“我也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可现在有几个成功的?”
(记者 张航)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史上最难就业季 毕业生十一长假辗转全国求职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