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托举强军目标的人才方阵
——国防科技大学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纪实
这是一艘驶向强军目标的“人才航母”,担负着全军1/5本科生、1/8硕士、1/6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及全军大军区级、军职领导干部和师团职干部高科技知识、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训练、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研修、联合参谋超前培养信息化知识培训任务。先后为国家和军队输送了15万多名工程技术人才和指挥人才,其中45人当选两院院士,400余人走上省部军级以上领导岗位。许多人成为治党治国治军的杰出人才、勇攀高峰的科技帅才、奋战在军事斗争准备前沿和信息化建设一线的尖兵。
如此骄人的业绩,令人惊叹,令人思索: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奥秘?
目标引领:科学描绘培养路线图
新学期伊始,一份厚厚的专题调研报告摆在学校党委常委会案头,常委们聚在一起,商讨如何聚焦强军目标,修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此前,学校组织11个调研组到各军区、各军兵种、总部机关,对学校毕业学员建功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了解人才培养需求。这已是该校自1999年以来第4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世纪之交,中央军委审时度势,赋予国防科技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培养军队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与指挥人才,培训军队高级领导干部,从事先进武器装备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学校始终瞄准科技发展前沿和未来战争需要,围绕我军人才队伍建设转型,多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始终与国家需求相协调、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统一、与现代战争特点和军队建设要求相一致。
——1999年,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和学校使命任务变化,提出创建我军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使学校“成为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与指挥人才的摇篮;成为先进武器装备与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基地;成为国防科技和院校教育重大决策的智囊;成为世界军事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
——2004年,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确立了“理想信念坚定、科技底蕴厚实、军事素质优良、创新能力突出、身心素质过硬”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0年,为适应军事斗争准备和新军事变革,着眼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确立了“科学文化素质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军政基础素质走在全军院校前列”的人才培养目标。
——2012年,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体系作战能力和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培养能够驾驭未来国防科技的工程师、科学家、战略家,驾驭未来战争的设计师、指挥家、军事家”人才培养目标。
今年,着眼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又在研讨修订中。
教学改革:精心铺就人才起飞道
国防科大教育教学的历史,也是我国军事高等教育改革史,学校一直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路,把提高教育教学起点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优化学科方向布局。学校紧跟科技发展前沿,把握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覆盖国防科技主要领域学科,坚持“以工为主,理工文结合,理工军管文协调发展”,从“学科高原”迈向“学科高峰”。
着眼抢占科技前沿,建设交叉融合新的学科专业,在军队院校率先实行学部制,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重点建设信息学科,大力发展促进武器装备体系化的系统集成类专业。
着眼指挥与技术融合、武器装备与信息技术系统集成,积极打造军事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品牌,加强战略预警、军事航天、防空反导、信息攻防、战略投送、远海防卫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
着眼军队长远发展,新增军用材料工程、导航工程、信息安全等本科专业,设置气动光学、空间电子信息技术和空间控制工程等学科专业,进一步加大指挥自动化、土木工程、地雷爆破等专业建设力度,满足军队建设人才需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全军院校率先实施“两长一短”三学期制;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五个育人”的格局,实行学员队干部、专业导师双向管理和考试全程淘汰制度,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六项工程”,开展争创服务型机关、服务型科室活动;实行本科学员全程导师制,实施新兵团组训模式、模拟学员旅、学员连管理机制;开办“钱学森创新拓展班”、“卓越军事指挥人才创新拓展班”和优秀研究生专项资助。
——完善质量保障机制。严把入口关和出口关,在全国200多所重点中学建立本科生生源基地、实行研究生录取导师组联合审查机制;实行全程淘汰机制,细化本科和研究生各类型、各专业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建立了教学信息反馈机制、教学质量评估及硕博连读、提前攻博激励机制、末位淘汰机制,近10年来共淘汰博士研究生152名,淘汰本科生200名。
熔炉淬火:全面提升学员综合素质
近年来,学校多措并举,全方位多渠道提升学员综合素质。
——坚持教育铸魂。大力实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基础工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础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基础工程,让学员感悟我党我军光辉历程,感悟科学发展辉煌成就,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近年来,先后有1600多人出国留学攻读学位或做访问学者,建立8个海外党支部,使留学海外人员坚守信念,100%按时回国。
——坚持任务磨砺。让本科生提前参与科研课题、研究生直接进入前沿课题和重大工程项目研究;借助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无人驾驶技术攻关等重大科研活动,提升学员的创新能力;建立纳星等创新基地,指派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催生创新成果。在北斗导航定位青年创新团队中,有40%是学员。纳星创新基地学员在导师的指导下,攻克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为“天拓一号”卫星的升空立下汗马功劳。
——坚持文化熏陶。大力弘扬“哈军工”优良传统、银河精神,打造饱含时代特征、我军特色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每年邀请著名科学家和国际国内一流科学大师作客文化节“名家讲坛”,引导学员学习大师的科学精神和卓越风范;举办独具特色的科技文化节,让学员在参与中交融思想、碰撞思维、融汇知识。
——坚持实践锤炼。在作战部队建立29个认知实习基地,与部队联演联训,组织开展边海防行,让学员融入军营、对接部队;举办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等国际国内一流学术活动,培养学员团队精神和协调组织能力;在一批海外名校建立留学基地,与11个国家联合举办国际学员科技活动周,举办国际研究生暑期学校,开阔学员国际视野。
据统计,2000年以来,学员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国际级奖项193项,国家级奖项579项,3次获得国际数模竞赛特等奖,3次蝉联中国机器人大赛中型组冠军,4次进入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总决赛,5次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5次获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
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打牢了学员深厚的任职基础,使毕业学员能够胜任不同岗位需要。近10年来,有500余名毕业学员被军级以上表彰为优秀基层干部,或所在基层单位被军级以上表彰。
雁聚衡岳展鸿鹄之志,鱼跃洞庭正龙翔之时。国防科大,这艘打造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方阵的“航空母舰”,正聚力强军目标扬帆远航,续写着强军兴国的辉煌篇章。(通讯员 吕超 李治)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国防科技大学着力打造托举强军目标的人才方阵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