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就定位于服务西南经济,致力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上不断探索。以该校建筑学院为典型,他们通过成立校内研究机构、引进实际工程项目、为青年教师和学生搭建平台等多种举措,将研究机构引入学校,将工程项目引入课堂,展示了一种产教融合的模式。该模式对于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有机融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立研究机构加快产学研进程
为加快产学研进程,该校建筑学院成立了三个研究所:酒店研究所、山地建筑研究所、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研究所。研究所所长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副所长由本学院的青年教师担任。三个研究所均有很强的地域特征,研究成果可以很好地服务地方。该举措为工程师指导青年教师搭建了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大量锻炼的机会。研究所承担相关的实践项目,由老师带队,学生参与,以此让学生尽早接触实际项目,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技巧和能力。
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酒店业持续升温、发展迅猛,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许多新的课题尚需解决。该学院又迎合社会发展需求成立了酒店建筑设计研究所。该研究所专注于研究酒店建筑的市场定位、发展模式、功能设置、空间形态、文化价值、风格整合等,梳理总结酒店建筑设计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由青年教师来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学生参与其中,出版酒店设计的专著,为业界人士提供参考。该研究所的成立,也为以后青年教师及学生参与相关项目搭建了重要平台。
西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风文化形成了吊脚楼建筑传统,逐步汇集成独特的吊脚楼文化,是巴渝地区珍贵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国山地建筑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具有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历史文化建筑研究所、山地建筑设计研究所从多角度专注于研究吊脚楼这一独特的建筑形态,致力于探索山地建筑设计研究的科学方法,组织承担系列项目,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带队、青年教师及学生组成的研究团队,深入实际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在结合前人及山地建筑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归纳总结山地建筑的特征、模式、营造技艺、文化传承等,极大加快了产学研进程。
参加实际项目锻炼工程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该校建筑学院的建筑设计作业及毕业设计的选题采取“真题真做”。老师根据自己参与的实际项目,结合学生实际特点量身制作任务书,由学生完成实际项目的所有步骤,包括前期调研在内,学生所做的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他们根据需要到现场看地形,了解项目周边环境,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加强。
2013年,建筑学院大楼改建工程就实行了模拟招投标大赛。比赛虽为模拟招标,但采取学生亲自实地测量,一切方案数据均以大楼实际数据为准的方式,以此制作出工程改建实际操作方案,参与比赛点评的专家均为设计所工程师,学生的作品得到了这些工程师的肯定。该栋大楼的工程改造吸收了参赛学生的优秀设计思想。
强化毕业设计建立产学研链条
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做的最后一次作业,也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一个融合,所以该校第一届五年制建筑学专业学生毕业时,学生选题全部以实际项目为来源,采取边实习边完成毕业设计的方式。为了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特聘毕业设计项目涉及的校外专家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作为课堂知识的补充,如消防设计规范、城市规划设计规范、酒店设计、旅游地产等专题讲座,为学生上好最后一课,使学生在讲座中学到了很多实际工作中需要的重要知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标准较好地达到了项目的标准,优选的毕业设计直接被相应企业用到项目施工中。这样的学生毕业设计环节使学生的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形成完整的产学研链条。
该校建筑学院将研究机构引进学校,工程设计项目进课堂,是一种校企融合机制的探索,完善该机制,对于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有机融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马印普 唐海艳)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研究机构进学校 实际项目进课堂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