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类脑计算机千万别去模仿大脑
计算开始“烧脑”
“人工智能”“大脑”“类脑”“机器人”,这一系列与脑有关的词汇成为近日在合肥举行的2015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中的主题词。无论是大会主报告,还是分论坛,很多发言都围绕这些词汇,阐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CNCC是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年度盛会,已经连续举办11年。不同于一般的学术会议,CNCC重点探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领域最新进展,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从2012年开始,大数据进入学术研究范畴,数据挖掘、计算、应用以及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一直是CNCC的主要内容。如今,随着数据的海量产生和基础计算能力的提升,计算开始“仿脑”“造脑”。
生物脑电子脑“杂交”将猛不可挡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的演讲深入浅出,他以“狼孩”长大后不能回归为人的情况为例,解释了人脑的成长和认知,提出不能只研究生物脑的遗传特征,更要研究脑的后天认知。
李德毅说,脑认知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先天属性和后天属性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整合性认知过程,所以“生物脑和电子脑如果能够形成杂交优势,其势将猛不可挡。”
李德毅认为,在一个智能体上,计算认知、记忆认知、交互认知三种并存互补,其中“脑认知的核心是记忆,而不是计算。人类的记忆力强,记忆量大,就是所谓的聪明。”他强调,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遗忘,遗忘是人类智能的显著表现,不会遗忘的人脑将不堪重负。
此外,李德毅提出,经过研究,人脑的交互认知不但在各个神经元之间,还包括在整个人脑和外部世界之间,不断学习互动,使得自己更聪明。
“图灵模型和冯·诺依曼计算机,只具有计算机智能。而脑认知的构成单元,应该同时具有记忆智能、计算智能和交互智能,大大降低能耗。”按照人脑的认知特点,李德毅领导的团队开始构造机器驾驶脑,“我们知道驾驶这个行为对于一个熟练驾驶员来说,很多反应要在十几毫秒内完成。而我们的计算机可以在纳秒级进行感知。”
李德毅介绍了“机器驾驶脑”的优点:“它对自然风景、建筑风格、行人、年龄、姿态,是不是美女一概熟视无睹。机器驾驶脑识别行人的走姿,不管是弯着腰走或者是挺胸走,都不会撞上。”
机器驾驶脑已经成功完成了驾驶。2012年11月24日,北京到天津,机器驾驶脑利用视觉加雷达,完成了100多公里的路程。
2015年,李德毅的团队与上汽合作制造了新概念车,用雷达和GPS导航实现了10公里绕桩实验,驾驶员需要40分钟,而机器无人驾驶只用了10分钟多一点。
2015年8月29日,宇通智能客车在全开放环境的郑开大道上安全行驶了32.6公里,其中经过了26个信号灯路口,自主完成了跟车行驶、自主变道、邻道超车、定点停靠等一系列试验科目,顺利到达测试终点。经过第三方证明,这是全球第一辆无人驾驶大客车。
有了这些成功实验,李德毅信心十足提出新设想:“如果人脑特定问题的认知能力可以先局部形式化,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千千万万特定机器认知脑,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是否可以倒逼并形成一个人造生物脑呢?”
“计算机还是太笨了”
卫星能够看清地面上很多东西,甚至车牌号都可以看到,可是为什么现在还没找到马航MH370?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张钹教授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接着,他自问自答:“是计算机太笨了,计算机不知道什么叫飞机残骸,人也没法告诉计算机残骸的大小,用户无法跟计算机交互,计算机的处理方法和理论难以发现飞机残骸。”
张钹的报告题目是《类脑计算和类脑计算机》。他以清华大学类脑研究中心的初步经验为例,与到会的专家学者一起探讨:目前,人类还不是十分清楚大脑工作机理,仅仅依据关于大脑的现有知识,能否制造出比现有计算机更优越的计算机?如果可以,这种计算机如何构造?
今年5月份,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揭牌,信息、生物、材料、物理、微电子等7个院系多学科共同支持类脑研究。
张钹认为,类脑计算有两个基本模型:一是利用知识驱动的方法,模拟人的高级思维;二是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模拟人的感知。
1 [2] 下一页 |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计算开始“烧脑”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