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要对接市场,培养模式要适合自身,
产业企业资源要有效整合——
地方高校转型的门槛有多高?
这几年,职校毕业生之所以在用人市场能成“香饽饽”,就在于其“性价比”高。“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和国内名牌大学使用一样的教材、上同样的课,但还是不好就业呢?”教育部软件工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卢苇每次和同行们聊起这个话题,就感到心里堵得慌。
“地方高校转型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实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就是人才培养规格要导向应用型。”在日前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安博教育集团承办的“应用型大学建设暨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校长论坛”上,围绕应用型大学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以及教学资源汇聚等方面的困惑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与会的200多位校长、院长、专家展开了探讨。
转型让部分高校回归“手”的教育?
地方高校转向“应用型”是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但它既不是简单的“改名”“挂牌”,更不是“换汤不换药”。
2015年11月,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应用型大学的基本建设思路、主要任务和措施,推动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有人评价说,地方高校转型既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重技重能”时代即将来临,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手”的教育回归。
“转型最关键的是要让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结构的调整是转型的核心。”这些年频繁走访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后,重庆文理学院院长孙泽平发现了一个问题——不少市属师范院校始终发展不起来的最核心原因,就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由于传统的师范专业过多,导致全国师范生就业率一路走低。
据孙泽平介绍,大量有师范教育背景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都在办各种容易办、投入少的非师范专业,显然这种转型最终会导致专业设置不合理。比如,每年全国有75万名师范毕业生,而毕业后真正从事教师职业的仅25万人,“如果专业调整不到位,师范类应用型大学办学质量就无法提高”。
转型不只是转变理念。对于广大地方高校而言,最迫切需要的是找到适合自身实际的行动方向。
计划转型的地方高校其专业结构究竟怎么调整?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认为,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基础是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设置应用型本科专业,要允许有相关企业背景的专家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并拓展现有专业的内涵,增设一批能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以提高应用型本科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的集中度,形成地方行业急需、优势突出、促进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的顺利调整。
但事实上,许多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者反映,那些过去没有太多行业企业背景的新建本科高校专业对接产业的最大难点,就在于学校缺乏了解产业需求的渠道,因此导致高校普遍存在“学校有什么师资就设置什么专业、上什么课程”的现象,结果就是一方面高校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市场求才若渴。
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打破部分高校转型中存在的这种怪圈?吴爱华建议,高校要通过现有学科框架紧密结合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社会建设、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势,重构课程体系;更加突出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科学制定符合应用型人才规律的多样化培养方案,增设实践类课程,加大实践教学比重;以产业技术进步来驱动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按照科技发展水平、产业发展需要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和优化课程结构,整合相关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课等,实现以用为本;同时,高校还需应用现代课程技术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行业企业合力建设课程资源的机制,合作开发在线课程等。
就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孙泽平以自己所在的重庆文理学院所进行的考试评价改革为例讲了一段改革往事。2009年起,重庆文理学院提倡教师采用半开卷、半闭卷的或者小组的方式完成测试。比如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带一张16开的纸进考场,尽管是卷面的试卷考试,但不一定非得要闭卷。允许每个学生都能带进去一张纸,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结果是出人意料和惊人的。”孙泽平发现,不仅几乎每个学生都精心查阅和准备了他们各自认为的最重要的材料,而且考试作弊现象几乎没有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考试方式改革,带来的是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学风的转变。比如,法律考试,学校打破过去只求知识考查的闭卷模式,把学生带到模拟法庭,进行现场考查。模拟法庭内,有原告、被告、律师和法官,学校事先把货真价实的检察官、法官们请进教室。考完后,学生们都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直观感受到了他们所学的东西到底与现实有多大距离,这就为他们今后的针对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路标,“这正是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应用型大学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转型高校何以搭上创新创业便车?
“在当前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战略的大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为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持,而创新创业人才的涌现也将成为‘互联网+’的必然选择,‘互联网+’的创新创业需求,同时又为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提供了巨大机遇。”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认为,“当下,问题的关键是转型高校以什么样的方式顺利搭上创新创业的时代便车。”
事实上,众多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经验已经证明,创新创业教育将为我国正在转型的应用技术大学将带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弯道超车机遇。这就像美国上世纪70年代因通过成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大学科技园而为硅谷的兴起做出巨大贡献的斯坦福大学一样,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便迅速跃升为美国一流的创业型大学。
转型中的中国普通本科高校能否师从斯坦福大学,搭上新一波创新创业的大潮、培养国家发展所急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与高校老师相比,企业家在创新创业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企业有很多比较好的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条件。尤其是企业家能够迅速诊断出我们的学生做的创新项目是否契合相关行业企业需要。如果能把行业企业这些社会资源整合起来,那么类似于我们高校的创新创业做得很热闹、市场并不认可的尴尬局面就会大大减少。”吴爱华说,高校应当积极争取将各种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在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创业时间及创业基地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开发等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提升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并把质量的检验权交给社会。
“不管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首先我们得摸清楚培养的人才将来是干什么的?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只有把准了这些,才能制定我们的人才培养规格。”卢苇说,“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措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显而易见的是,每所大学的这三个要素都不相同,所以全国几千所高校不可能有同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核心,就是如何构建一种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卢苇以自己所在的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为例,剖析应用型学院如何构建一种培养精英型、国际化软件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成立之初,卢苇就一直在思考:到底培养什么人?于是学院和安博教育集团等软件企业一起探讨,最终确定了能引领一个软件企业能走向国际化的软件需求分析师、软件架构设计师、软件项目经理、软件产品经理以及负责软件技术开发的工程师等六种关键岗位的人才,就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如何培养这六种岗位的人才?学院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详细规划,并对这六种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掌握的知识深入企业进行细致调研,最终根据岗位角色的需要制定了主动终身学习能力、跨文化交流表达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国际化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10个方面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
这就如同射箭有了靶心,所有课程学习和实训都瞄准这个靶心。一切课程的组织和学习都显得高效且有针对性。如今,有着1400人规模的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每年会招收180名本科生、150名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及180名来自欧美国家的留学生。
13年举办应用型学院的经验使芦苇认识到:当下的应用型大学建设,必须要走与其他大学不同的发展道路,“比如,由于我们学院要培养能引领一个软件企业能走向国际化的6类人才,因此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就得多元化、国际化。于是,我们的师资和其他学院不同,既有专职,也有企业兼职的,还有从国外聘请来的17名外籍教师”。
卢苇的探索,为眼下纠结于转型的许多普通高校提供了一种思路。实际上,相关的探索也正在不断地孕育和发展。针对高校难以满足国家急需的大量“互联网+”人才需求,安博教育集团面向23种不同类型的院校量身设置了相应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搭建一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互联网+”人才培养的公共服务平台,使更多高校能根据互联网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工业界需求,动态匹配和规划各自的人才培养规格及供应量。
1 [2] 下一页 |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地方高校转型的门槛有多高?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