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都备受关注,今年,重庆采用的全国试卷Ⅱ,语文作文题给出的材料背后到底揭示了什么含义?如何准确破题,写好这篇作文?6月7日,重庆日报记者特邀请几位专家,对今年的作文题进行了分析。
首次出现军事题材材料作文
重庆市教科院高中语文教研员钱金涛表示,今年重庆使用的全国卷Ⅱ的作文题,是全国8套作文题中较难的一套。
“今年的作文素材是恢复高考以来首次出现的军事题材。”钱金涛认为,本次作文题是典型的“新材料作文”(给出材料+要求,考生自己分析,提炼主题的作文),关键要善于审题。
本土作家、西南大学教师郑劲松认为,今年的考题相对而言有一定难度,虽然没有限定文体,但给出的一则“二战”历史材料,很明显是让考生从中得出启示与思考,注重角度与立意,最好选择议论文文体。
关键在于理解“幸存者偏差”概念的含义
如何审题、立意?
“这个材料其实是很著名的逻辑学实证问题——‘幸存者偏差’。”郑劲松认为,题目主要体现了语文学科对中学生的思维认知培养。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这个二战时期的故事,被很多人认为是“幸存者偏差”这一说法的源头。
“幸存者偏差的含义,指的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因为死人不会说话),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郑劲松解释,材料中英美军方从最初的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到统计学家建议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实际上就是统计学家注意到了被忽略的、导致问题产生的核心因素,所谓“沉默的数据”,这才是最重要的,甚至是致命的。
“被忽略的却是正确的。为什么?如果人们只看到事物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就找不到事物的主要矛盾。”钱金涛也认为,理解了这一点核心思想,就能很好地破题。
以思辨的立场立意写作
那么,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写作呢?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董小玉教授表示,考生应结合时代现状,以思辨的立场立意写作,大概可以从以下思路破题:如从“最重要的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分析、立论,表明生活中要学会全面、系统地审视问题,抓住主次矛盾,善于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也可从“看得见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这一角度,探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观念等。
“还可以展开联想与比喻,把弹痕比喻成生活中、人生中的‘痛点’,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发现那些平时不注意却重要的‘痛点’。”郑劲松表示,议论文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或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行文,考生一定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或者联系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或现实案例来阐述主题,深化自己的论点和思考。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专家来解读:今年高考作文怎么写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