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备考> 语文

准高三学子该如何进行语文备考

今天30高考网小编整理了准高三学子该如何进行语文备考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帮助到考生及家长。准高三学子该如何进行语文备考

大容量需训练速读能力

根据2022年高考语文学科的出题情况来看,与之前相比,高考语文出题还是存在变化。朱华华指出,2022年高考语文主要体现为两大变化:一是容量增大,文学类与实用类阅读由选考变为必考,这对考生的阅读理解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题量增大,增加为22道题,实际题量增加了两题,这则对考生的做题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2022年的考试大纲相比,则变化不大,2022年的《考纲说明》中仅将2022年的“全卷共22题”变为了“全卷共22题左右”。由此可以推测,2022年的高考语文会继续秉承大容量的风格,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不少考生面临的最大困扰就是无法完卷,增加了一篇1500字左右的现代文阅读文章,也就是说考生在150分钟内需完成近万字的阅读量,还得完成13道选择题和8道文字表述题,外加一道800字以上的作文,这对于考生的阅读速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在剩下的两个月左右的备考时间里,提高阅读速度、多进行限时训练,可谓势在必行。”

大视野需培养积累习惯

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说,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应对世界性的文化、经济、军事全面竞争形势的创造性人才,如果其视野仅仅限于家庭、学校的直接经验,是不行的。回顾近两年高考试卷的选文,朱华华认为充分体现了命题视野的广度,有非常学术、非常专业的《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等文章,有思考转型期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小说《锄》,有相对固定的传统古诗文……而且呈现出了进一步拓宽视野的趋势。

比如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在2022年以前一直以传记为主,但2022年则考查了非连续性新闻材料,关于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比较,由四则非连续的材料组成,其中一则是图表材料,另三则为文本材料。这不仅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还考查了考生综合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朱华华还表示,《考纲》亦明确要求,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专辑、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等,“而且在2022年高考的论述类文本考查中,还特别新增了一个题型——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具有筛选信息、整合信息、比对信息、概括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还得深入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涉及论证的角度、论证的过程、论证的结构等等,实际上是对考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朱华华说。

可以说,阅读视野广阔、爱读书,并且有分类积累整合习惯的考生会更占优势。临近高考,建议考生在最后两个多月的复习中,能继续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并能分类积累各种体裁的文体特征、常考题型、答题术语等等,每一种文体都能构建一个知识清单、思维导图,比如新闻方面,关于新闻的文体特征、手法技巧、社会价值等等,关于新闻语言的真实性、文学性,新闻结构的合理性、独特性,新闻标题的艺术性等等,都要有意识地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分类积累。

大情怀需增强公民意识

国家对教育改革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时代任务,在考查语文基本读写能力基础上,力求把核心价值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层面有机渗透到试题中去,语文学科尤其是作文题最能体现这一要求。

2022年全国一卷要求考生从十二个“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可以说既能聚焦时代热点,比如“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广场舞”,又能弘扬传统文化,比如“京剧”“长城”“中华美食”,通过两三个关键词向外国朋友展示文化的中国、科技的中国、热情的中国、生态的中国、锐意进取的创新中国、蓬勃发展的时尚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家国情怀。当然,考生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隐忧,正视“空气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以高度的忧患意识为国家出谋划策。

每道高考题都充分彰显了教育的大情怀,以体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立足点,紧扣时代脉搏。这就要求考生要增强公民意识,决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做到“人在教室里,心知天下事”,关注国内外大事、时事,关注国际国内新闻热点,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生活,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在一篇千字文中去指点江山、纵论时局。

《荀子·儒效》云:“千举万变,其道一也。”高考语文改革一直在路上,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始终贯彻于每一套高考试卷中,考生们若能夯实基础知识,训练速度能力,培养积累习惯,增强公民意识,提升语文素养,则必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决胜高考。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准高三学子该如何进行语文备考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专题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