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教育考试中心高招办刘佳苗
经常有考生和父母反映,不知如何查阅和使用《录取分数分布统计》。
《2010年—2012年录取分数分布统计》是高考生填报志愿必备的实用性工具书,记录了近三年在京招生高校录取的情况,提供了每所高校、每个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第一志愿考生报名人数、第一志愿考生上线人数、实际录取考生人数及其分数分布。使用这本资料可以帮助考生、父母更直观地了解院校录取的分数情况,以此对照自身水平,寻找出适合的院校、专业,合理科学地填报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分文史类、理工类两种,每种又按层次分为本科和专科两册,下面以理工类本科层次为例,从以下4方面介绍本资料的使用方法。
1.理解数据概念。先看第一页的出版说明,理解统计表中几个概念的界定,明确表中每一行、每一列数字所指的范围,从这些数字中读出它所表达的规律,作为个人填报志愿的参考。下面以理工类本科一批北京大学2011年录取情况分数分布统计表为例进行分析(表见文尾)。
统计表中“编号”一列“1021”是指北京大学的在京招生代码,“35、36”是北京大学当年招生专业使用的代码;“高校(或专业)名称”一列是指北京大学当年招生使用的专业名称;“计划招生人数”一列中“141”是指2011年北京大学24个专业在京计划招生共计141人,下边是各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即《招生专业目录》(《北京考试报·北京招生通讯》)上公布的招生人数;“第一志愿一专业报名人数”一列“565”是指一批录取开始前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大学并且第一专业报考该专业的考生有565人,不包括一批之前已被录取的报考考生人数;“第一志愿一专业上线数”一列“408”是指“第一志愿一专业报名人数”中分数达到484分(2011年理科一批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有408人;“实际录取人数”一列“144”是指被北京大学(专业)实际录取的考生有144人;“其中第一志愿录取人数”一列“144”是指录取的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大学的有144人;“第一志愿一专业录取人数”一列“108”是指北京大学录取的第一专业考生有108人;后边是按照每10分一段统计录取考生的成绩分布,所有分数段统计都包含照顾分数。
2.掌握数据间逻辑关系。了解表中每行、每列数字的逻辑关系,从这些数字中分析出所说明的情况。例如2011年北京大学计划招生141人,实际录取144人,说明有小幅度扩招;其中第一志愿录取144人,等于实际录取人数,说明没有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第一志愿一专业录取考生108人,说明有36人第一志愿非一专业录取,在填报院校专业时,二专业只可以选那些第一志愿一专业录取人数小于实际录取人数的专业。例如工程力学类(工学院大类)第一志愿一专业录取2人,实际录取3人,说明有1人是非一专业录取。
3.明确数据与章程之间的联系。《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中的数据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依托于录取规则产生的,因此考生父母不能只看数据,要把数据与规则联系起来。如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理科一本计划招生200人,实际录取218人,其中一志愿录取203人,说明有15人是二志愿录取的。北交大2010年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对北京地区,当一志愿生源充足时,完成一志愿录取后,将继续投放少量理工类预留计划,录取理工类二志愿高分考生”,对于理工类高分考生就可以考虑这样的院校作为二志愿的选择。
很多院校投档时按实考分加上照顾分的总和进行投档,分专业时有的按总分,有的按实考分,分配专业的原则也不同,如志愿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几种方式进行分专业录取,因此在选择专业顺序时我们既要看《分数分布统计》中的数据显示,又要注意每所院校的招生章程中有关录取的规则,联系起来看,以便合理排好专业顺序。另外有些院校在招生章程中注明对高考单科成绩的要求,考生父母在参考数据时也要考虑到。
4.注意多方面查询数据。《分数分布统计》记录院校三年的录取情况,考生父母在查询数据时不要只看一年,特别对有“大小年”现象的院校要注意总结规律。
分数分布统计表是以10分为一段进行统计的,并不能准确反映院校的提档线,只能反映录取考生最低分的分数段,考生父母可以通过各段人数的多少看出录取考生集中在哪个分数段,通过招生部门查询院校的提档线或登录院校官方网站查看。
《录取分数分布统计》以分数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查阅时要以相对分数为主要依据,不要用模拟成绩直接对号入座,要寻找对应位置,为科学合理填报志愿提供参考依据。
总之,《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只是填报高考志愿必备材料之一,是考生和父母在掌握填报志愿政策的基础上查阅数据时使用的工具书,它所提供的数据有一定规则,要与其他资料联系起来使用。
以上,就是30高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考生如何使用《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